学术新人奖特辑丨匡恺:以传播学视角贡献全球发展与健康

日期:2023-06-08作者: 浏览量:

beat365游戏官方网站入口“学术新人奖”是学校青年教师的最高学术荣誉,用于奖励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创新精神、近几年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青年教师。学校为每位获得者提供经费支持,用于支持教学、科研和改善工作条件。自1995年设立至今,已有283名教师获奖,从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更有诸多受人崇敬的“大先生”。
5月30日,beat365游戏官方网站入口2022年度学术新人奖表彰名单揭晓,共有10名优秀青年教师获此荣誉。他们分别是土木系李楠、水利系王睿、机械系赵慧婵、自动化系吴嘉敏、集成电路学院唐建石、物理系刘永椿、生命学院方晓峰、beat365游戏官方网站入口匡恺、出土文献中心Rens Krijgsman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郑博。
去年,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首次推出“学术新人奖”人物风采特辑,开展优秀青年教师事迹宣传,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今年,让我们继续走近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看他们如何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传承师道精神,看他们如何潜心科研,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关切现实 回应时代


从理论出发、回应时代命题,是匡恺从事科研的起点。在美国普度大学攻读传播学博士学位时,匡恺开始聚焦人际传播和媒介传播交叉点的健康和风险传播,逐步在抗逆力构建、疾病不确定性、健康信息搜寻与管理行为、弱势群体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等领域深耕。她研究中最关切的两个话题似乎正回应着时代之问:不确定性与抗逆力构建。
在信息量与信息渠道都极为丰富的当今世界,不确定性日益凸显成为生活的主要特点。如何把关键信息有效传递给受众?如何引导大众在人际和媒介平台交流与互动中缓冲或抵御危机创伤、增强心理韧性?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与人际层面因素对健康传播内容、过程与效果有何种影响?2021年,匡恺毅然决定放弃美国的长聘教职,回国加入清华教师队伍,用科研与教学回应时代诉求,贡献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
健康传播是高度整合传播学、医学、公共卫生、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在美国工作期间,匡恺作为项目专家参与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社会影响力项目、普度西非地区反暴力和平建设项目等国际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疫苗接种、心理健康、家族疾病史、人口老龄化、西非地区公共卫生及政治暴力等多个领域,用扎实的实证研究提升了健康风险信息设计、科普宣传的实践效果。回国之后,她在“健康中国2030”的大背景下践行学科责任,进一步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对匡恺来说,科研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不止于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Monographs等国际顶级SSCI期刊发表论文或是在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美国传播学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获得十余次最佳论文奖,更重要的是,从传播学视角深入探究与中国发展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命题,不断通过好奇、感知与发问介入现实、发出时代声音,通过传播学视角、跨学科合作促进全球发展和抗逆力构建。


扎根中国 对话国际


进入清华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的第一年,匡恺就赶上了学院承办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2022年年会,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主办的国际传播学科学术年会。她在会议过程中承担起各项协调和主持工作,展现了清华人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匡恺一直以来以扎实的语言基础致力于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但对她而言,磨练“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意味着更多。
匡恺一直在学科、理论和学术组织的国际对话上躬身实践,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和学科在国际传播学重要学术组织中发挥更重要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目前,匡恺正在多伦多参加国际传播学会(ICA)年会,同时当选国际传播学会人际传播分会候任主席,这将是该方向第一次由中国学者担任领导职位。今年,在清华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和国内几所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国际传播学会中国论坛(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hina Chapter)于2023年在beat365游戏官方网站入口成立,更为国际新闻传播学科提供了具有中国色彩的发展动力。匡恺表示,未来的科研方向将着力于借助国际平台,让世界看到中国在健康传播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就。她力图构建兼具普适性与本土化的传播理论与分析体系,挖掘公众接受、处理和应对健康信息的心理过程,制定个体及群体抗逆力的传播构建过程及策略,用扎根中国的传播学研究贡献理论建设,彰显中国学者在国际传播学界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匡恺也希望自己对国际视野的开拓与追求可以影响到更多学生,鼓励他们做扎根中国现象、有理论意义和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聚焦中国现象中特有的传播学议题,将中国现象置于国际学术体系之内,探究其如何构建多层次、动态化的传播过程,加强国际学界的交流,不断提升作为新闻传播学者的国际对话能力。


徜徉学思 共话情谊


无论是对自己课题组的学生,还是对学院其他有学术志趣或是人生思考的同学,匡恺始终保持着开放与陪伴。在清华任教以来,匡恺承担了公共演讲、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理论基础、风险传播等多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对很多学生而言,这些是“硬核”课程,匡恺摒弃传统的单向授课模式,根据不同理论、案例或话题将课程划分为一节节的研讨会,课上设置了很多互动和讨论环节,每学期末她也会为本班学生组织一次面向全学院的正式论坛,分享展示自己本学期的课程项目,并邀请其他老师做点评人,鼓励同学们在更多专业老师的指点下将自己上课收获的灵感完善、成文,一步一耕耘,为相应领域做出自己的思考贡献。
公开论坛的教学模式,首先被匡恺实践于自己课题组内部。2021年匡恺开始接收自己的第一批硕士生时,她鼓励大家在学期中将个人项目以论文答辩的形式展示出来,并组织了一次正式的公开组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老师作点评嘉宾。在老师们的意见建议下,首次公开组会的学生研究课题均已收获丰硕成果——SSCI一区刊物发表、美国传播学会NCA最佳论文奖、国际传播学会ICA会议论文、中文CSSCI期刊发表等。
严谨督促同学们科研进展的态度并没有让同学们对这位“治学严师”望而却步。匡恺擅长将抽象理论讲解得清晰易懂,她不仅乐于带领同学领略知识前沿,更愿意以亲身经历为大家答疑解惑。她从不否定大家现阶段的迷茫,也不急于推着大家走出迷茫,她认为摸索前行就是在不断加深对自己了解的过程,所有的经历、哪怕当下的失败,长远来看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正向反馈给自己。似乎她研究的核心话题:抗逆力和不确定性,正也映射着她的人生态度——和年轻学生一同经历不明白、不确定的时刻,在不安和焦虑中保持谨慎、抱有乐观、心怀希望,探索不断成长的可能性。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