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澄宇:在交流和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

日期:2014-09-17作者:梁鹏 浏览量: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只有中华文明是长期延续而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绵延不断,始终一脉相承,不断创新。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虽然遭遇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一段低潮,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仅存硕果,今天仍然在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受众群,13亿大陆人口加上台港澳和海外华人构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圈,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中国文化在东方文化群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影响,传统的中华文化是东亚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并不排斥,对其中的先进部分一直持接收和包容的态度。从汉代的张骞通西域到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表现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开放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现代科学和文化的输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在文化多元化的平台上,与世界各国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对话,追求并存共荣,共同发展。这是一个走着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的东方文明古国,正是它赋予我们充沛的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

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面临复杂的世界文化现状。虽然多元化呼声高涨,但西方文化的强势覆盖也越来越明显。面对这种挑战,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对此,中国也需要研究积极的应对战略。目前,国际文化交往和学术活动中的议程设置和话语权由西方国家主导。学术评估体系、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七大文摘和索引都由西方发达国家掌握。全球50家文化媒体娱乐公司掌握了当今世界95%以上的文化市场,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垄断。全球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节目,80%以上的科技信息用英文表达,几乎100%的软件源代码用英文写成。北大有位教授曾经统计,从1900年到2000年100年间,中国全文翻译的西方学术著作将近10万册,但是西方完整翻译中国的书不到500册。与这个数字相关,值得我们思考的另一个数字是:公元1894年,就是甲午海战之前,日本每年要翻译70本中国的著作,1894年以后到1911年16年间,日本翻译中国的书一共只有3本。

这些数字清楚地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国力衰败的时候,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会下降,在文化心态上也会产生崇洋、自卑、封闭等摇摆心理,对自己的文化就会不自信,文化因此成为涉及国格尊严和民族存亡的重大问题。而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力上升以后,对文化力量的需求会更加鲜明地凸现出来。如果没有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在这个进程中,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我们要成为文化强国,就必须在文化建设上有所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因为只有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创新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文化现状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详细阐述了三个原则: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习近平主席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态度和原则的阐述,为我们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中国文化发展创新、增强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

首先,是提炼精神价值。就是要进一步提炼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认同与向心力,使之对内具有凝聚作用,对外具有呈现功能,让人们由文化认同达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炼精神价值的核心是提炼和培育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应当认识到,中华文明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深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既有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不断与时俱进。当前,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是增强价值观自信。在价值观的传承、提炼和升华的同时,还要加强行为规范的建设,从法律、行政、道德和文化等不同层面入手,实现全民族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升。

其次,推动中华文明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强调文化建设与历史传承的关系。激活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需要全面梳理与提炼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弘扬那些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同时积极探索和设计有益的和可行的文化制度,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我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的科技平台,促进以中国文化为基本元素的文化产品和产业开发。激发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支持我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优势的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关注中文文化产业的整合与互动,对那些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内容产品,要通过相应措施给予专项支持与帮助。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的建构与交融中,塑造中国文化的整体形象。

世界文化是在多元互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将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与其他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来源:《求是》2014年18期,链接地址: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4-09/11/c_1112443557.htm)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